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食管炎、食管狭窄甚至食管癌等严重后果。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干预。药物治疗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避免高脂饮食、减少咖啡和酒精摄入、睡前2-3小时不进食;手术干预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者,常见术式有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内镜下抗反流手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1、胃食管反流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食管黏膜的长期刺激和损伤。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炎症,表现为烧心、反酸等症状。长期反复发作可引起食管炎,严重时形成食管溃疡,进而导致食管狭窄,影响进食。更严重的后果是Barrett食管,这是食管黏膜的一种癌前病变,可能发展为食管癌。
2、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目的是减少胃酸分泌和促进食管蠕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症状。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咪替丁也能减少胃酸分泌,但效果稍弱。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可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张力,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
3、生活方式的调整对控制胃食管反流病至关重要。避免高脂、高糖、辛辣食物,减少咖啡、酒精、碳酸饮料的摄入,这些食物和饮品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反流症状。睡前2-3小时不进食,避免平躺时胃内容物反流。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会增加腹压,加重反流。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松弛食管下括约肌,增加反流风险。
4、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干预。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是最常用的抗反流手术,通过将胃底包裹食管下端,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减少反流。内镜下抗反流手术如经口无切口胃底折叠术TIF创伤较小,恢复较快。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适用于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患者,通过修复膈肌裂孔,减少胃内容物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及时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有效控制症状,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应定期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内镜或影像学检查,以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