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肌炎、终末期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
1、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大面积坏死,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有关,表现为持续性胸痛、血压骤降。需紧急进行血运重建,药物可使用阿替普酶、替格瑞洛、硝酸甘油。
2、严重心肌炎病毒感染引发心肌弥漫性损伤,可能与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常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治疗需用免疫球蛋白、辅酶Q10、呋塞米等药物支持心功能。
3、终末期心肌病长期心肌病变导致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可能与基因突变、酒精性心肌损害有关,表现为呼吸困难、四肢冰冷。需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伊伐布雷定、托拉塞米延缓病情进展。
4、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反流等结构异常,可能与风湿热、退行性变有关,典型症状为晕厥、脉压差减小。严重者需瓣膜置换手术,药物可用地高辛、华法林、比索洛尔。
出现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等休克症状时须立即呼叫急救,监测血压心率变化,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