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致“三宗肾损害...
- 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可防损伤性关节...
- 重视系统性与自身性免疫病肠道损...
- 中国医师协会:重视NSAIDs...
- 强直性脊柱炎:目标治疗九热点
- 羟氯喹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
- 国家卫计委印发人感染H7N9禽...
- 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价工作组脊柱关...
- 类风湿性关节炎新标准:侵蚀关节...
- 职业与骨关节炎
- TNF抑制剂治疗风湿病的长期安...
- 美国风湿学院(ACR)发布20...
- 莫忽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 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致“三宗肾损害...
- 风湿病研究与实践 齐头并进
- 风湿病患者真菌感染诊治
- 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研究进...
- 阻断RA侵袭性病变进展须从极早...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PTPN22 ...
- 骨髓水肿或为RA患者关节损伤进...
- 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可防损伤性关节...
- 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情况
- 结节病
- 了解风湿病
- 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
- TNF拮抗剂的使用禁忌症
- 2010年EULAR关于RA治...
- AS患者什么时候开始用抗TNF...
- 盘状红斑狼疮
-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 2010年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治疗...
- EULAR 2010年合成和生...
- 练太极拳能健脑益智?
- 造成骨质增生的四大要素
- 新修订的EULAR/ASAS强...
- 类风湿康复注意事项
- 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对...
- 研究显示:坚持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 风湿病的X线影像学要点
- 风湿病常见的皮肤粘膜表现
-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指南
- 膝关节滑膜皱璧综合征
- 髌骨疼痛综合征
- 跗管综合征
- 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疗法
- 颈椎病康复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
- 糖皮质激素通过朗格汉斯细胞促进...
- 风湿病中医调摄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饮食
- 2011最新外周脊柱关节炎(S...
- 类风湿康复原则
- 风湿病防护调适之保持精神愉快
- 风湿病防护调适之注意防范风寒、...
- 合理调配营养
- 风湿病早发现早治疗
- 干燥综合征(SS)患者饮食生活
- 风湿病的综合治疗
- 风湿病中医学的分类
- 哪些疾病可继发干燥综合征
- 风湿病患者如何预防风湿病
- 风湿病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
- 风湿病人的功能锻炼
- 妊娠期与哺乳期抗风湿药的应用评...
- 类风湿有多少可以治愈?
-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家居生...
- 类风湿治疗中的“硬道理”
- 同是关节炎,治疗不一样
- EULAR关于外周关节受累的银...
- 风湿病患者并发带状疱疹遗留神经...
- 外周未分化炎性关节炎
- 风湿病人能接种疫苗吗?
- 中医与免疫
- 急性狼疮性肺炎与肺部感染的鉴别
- 狼疮脑病的治疗规程
- 狼疮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规程
- EULAR关于神经精神性狼疮处...
- 灾难性抗磷脂综合症的诊断分类标...
- 狼疮患者的免疫功能到底怎么了?
- 狼疮孕期的药物治疗
- 应重视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虹膜炎
- MRI骶髂关节炎分类标准
- AS新的疾病活动性指数有助于评...
- 强直性脊柱炎为何主要侵犯骶髂关...
- 非甾类抗炎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应...
- 系统综述原发干燥综合征的治疗进...
- 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评价
- 2010年风湿病学年度研究进展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关于改善病情的...
- ASAS对中轴型脊柱炎的分类标...
- 浅谈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误区
- 关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
- 风湿性多肌痛:诊断或可统一
- 痛风饮食大全
-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 英国风湿病协会关于ANCA相关...
- 欧洲关于外周未分化炎性关节炎处...
- 美国风湿病学会发布青少年特发性...
- 狼疮孕妇的病情活动度判定标准
- RF阳性及吸烟是早期炎性多关节...
- 狼疮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规程
- 作者:娄广亮|发布时间:2011-04-14|浏览量:527次
一、诊断
根据确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多次化验有血小板减少(<100×109/L),并排除药物因素所致。血小板计数在<50×109/L为重度减少,但一般狼疮患者的血小板在<20×109/L有自发性出血倾向。如果狼疮患者突发表现为五联症(出血、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损害),化验检查有中至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血片中可见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骨髓中红系及巨核系代偿性增生、凝血检查基本正常,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Coomb"s试验阴性,则考虑为继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复发性流产及抗磷脂抗体高滴度阳性则考虑抗磷脂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成为狼疮患者的第4大死亡原因。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科娄广亮
二、治疗
1.防治出血:避免外伤、便秘、剧咳、性交,禁用非甾类抗炎药。
2.避免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3.有感染时应立即控制。
4.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并有出血倾向者,输注浓缩血小板。
5.激素冲击治疗:甲基强的松龙200-1000mg,1/日,连用3-5天,之后以强的松40-60mg/d口服。
6.免疫球蛋白冲击:1g/kg.d×2d或0.4g/kg.d× 4-5天,适于血小板严重减少伴明显出血倾向或出血高危因素及病情活动度高者,及需要大剂量激素才能维持血小板数而又不能耐受激素副作用者。
7.长春新碱:2mg/m2, 静注,1次/周×3~4次,适于血小板严重减少并无骨髓抑制者。
9.对于怀疑免疫抑制剂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者可用重组人白介素-11, 25mg/(kg?d)皮下注射,以促进巨核细胞前体细胞的增生,巨核细胞发育成熟。
10.有抗磷脂综合征者除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病外,可在用小剂量阿司匹林(80~150mg/d)同时、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之后口服华法令3-6mg/d,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3。
8.对于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进行血浆置换和血浆输注。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