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致“三宗肾损害...
- 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可防损伤性关节...
- 重视系统性与自身性免疫病肠道损...
- 中国医师协会:重视NSAIDs...
- 强直性脊柱炎:目标治疗九热点
- 羟氯喹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
- 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价工作组脊柱关...
- 类风湿性关节炎新标准:侵蚀关节...
- 职业与骨关节炎
- TNF抑制剂治疗风湿病的长期安...
- 美国风湿学院(ACR)发布20...
- 莫忽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 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致“三宗肾损害...
- 风湿病研究与实践 齐头并进
- 风湿病患者真菌感染诊治
- 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研究进...
- 阻断RA侵袭性病变进展须从极早...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PTPN22 ...
- 骨髓水肿或为RA患者关节损伤进...
- 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可防损伤性关节...
- 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情况
- 结节病
- 了解风湿病
- 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
- TNF拮抗剂的使用禁忌症
- 2010年EULAR关于RA治...
- AS患者什么时候开始用抗TNF...
- 盘状红斑狼疮
-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 2010年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治疗...
- EULAR 2010年合成和生...
- 练太极拳能健脑益智?
- 造成骨质增生的四大要素
- 新修订的EULAR/ASAS强...
- 类风湿康复注意事项
- 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对...
- 研究显示:坚持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 风湿病的X线影像学要点
- 风湿病常见的皮肤粘膜表现
-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指南
- 膝关节滑膜皱璧综合征
- 髌骨疼痛综合征
- 跗管综合征
- 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疗法
- 颈椎病康复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
- 糖皮质激素通过朗格汉斯细胞促进...
- 风湿病中医调摄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饮食
- 2011最新外周脊柱关节炎(S...
- 类风湿康复原则
- 风湿病防护调适之保持精神愉快
- 风湿病防护调适之注意防范风寒、...
- 合理调配营养
- 风湿病早发现早治疗
- 干燥综合征(SS)患者饮食生活
- 风湿病的综合治疗
- 风湿病中医学的分类
- 哪些疾病可继发干燥综合征
- 风湿病患者如何预防风湿病
- 风湿病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
- 风湿病人的功能锻炼
- 妊娠期与哺乳期抗风湿药的应用评...
- 类风湿有多少可以治愈?
-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家居生...
- 类风湿治疗中的“硬道理”
- 同是关节炎,治疗不一样
- EULAR关于外周关节受累的银...
- 风湿病患者并发带状疱疹遗留神经...
- 外周未分化炎性关节炎
- 风湿病人能接种疫苗吗?
- 中医与免疫
- 急性狼疮性肺炎与肺部感染的鉴别
- 狼疮脑病的治疗规程
- 狼疮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规程
- 狼疮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规程
- EULAR关于神经精神性狼疮处...
- 灾难性抗磷脂综合症的诊断分类标...
- 狼疮患者的免疫功能到底怎么了?
- 狼疮孕期的药物治疗
- 应重视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虹膜炎
- MRI骶髂关节炎分类标准
- AS新的疾病活动性指数有助于评...
- 强直性脊柱炎为何主要侵犯骶髂关...
- 非甾类抗炎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应...
- 系统综述原发干燥综合征的治疗进...
- 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评价
- 2010年风湿病学年度研究进展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关于改善病情的...
- ASAS对中轴型脊柱炎的分类标...
- 浅谈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误区
- 关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
- 风湿性多肌痛:诊断或可统一
- 痛风饮食大全
-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 英国风湿病协会关于ANCA相关...
- 欧洲关于外周未分化炎性关节炎处...
- 美国风湿病学会发布青少年特发性...
- 狼疮孕妇的病情活动度判定标准
- RF阳性及吸烟是早期炎性多关节...
- 国家卫计委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
- 作者:娄广亮|发布时间:2013-06-20|浏览量:934次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3例均为散发病例,目前尚未发现3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科娄广亮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五、治疗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韦(zanamivir),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 ,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四)中医药治疗。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
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治法:清热宣肺
参考处方:
桑叶 金银花 连翘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芦根 青蒿 黄芩 生甘草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液。
2.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
炙麻黄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鱼腥草 黄芩
炒栀子 虎杖 山萸肉 太子参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肢冷、汗出淋漓者加人参、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咯血者加赤芍、仙鹤草、侧柏叶;口唇紫绀者加三七、益母草、黄芪、当归尾。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1.呼吸功能支持:
(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较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
①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无创通气。但重症病例无创通气疗效欠佳,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②有创正压通气:鉴于部分患者较易发生气压伤,应当采用ards保护性通气策略。
(2)体外膜氧合(ecmo):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和(或)通气时,有条件时,推荐使用ecmo。
(3)其他: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
2.其他治疗: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六、其它
严格规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防控措施。具体措施依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的相关规定。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五、治疗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韦(zanamivir),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 ,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四)中医药治疗。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
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治法:清热宣肺
参考处方:
桑叶 金银花 连翘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芦根 青蒿 黄芩 生甘草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液。
2.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
炙麻黄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鱼腥草 黄芩
炒栀子 虎杖 山萸肉 太子参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肢冷、汗出淋漓者加人参、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咯血者加赤芍、仙鹤草、侧柏叶;口唇紫绀者加三七、益母草、黄芪、当归尾。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1.呼吸功能支持:
(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较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
①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无创通气。但重症病例无创通气疗效欠佳,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②有创正压通气:鉴于部分患者较易发生气压伤,应当采用ards保护性通气策略。
(2)体外膜氧合(ecmo):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和(或)通气时,有条件时,推荐使用ecmo。
(3)其他: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
2.其他治疗: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六、其它
严格规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防控措施。具体措施依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的相关规定。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