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致“三宗肾损害...
- 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可防损伤性关节...
- 重视系统性与自身性免疫病肠道损...
- 中国医师协会:重视NSAIDs...
- 强直性脊柱炎:目标治疗九热点
- 羟氯喹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
- 国家卫计委印发人感染H7N9禽...
- 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价工作组脊柱关...
- 类风湿性关节炎新标准:侵蚀关节...
- 职业与骨关节炎
- TNF抑制剂治疗风湿病的长期安...
- 美国风湿学院(ACR)发布20...
- 莫忽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 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致“三宗肾损害...
- 风湿病研究与实践 齐头并进
- 风湿病患者真菌感染诊治
- 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研究进...
- 阻断RA侵袭性病变进展须从极早...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PTPN22 ...
- 骨髓水肿或为RA患者关节损伤进...
- 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可防损伤性关节...
- 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情况
- 结节病
- 了解风湿病
- 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
- TNF拮抗剂的使用禁忌症
- 2010年EULAR关于RA治...
- AS患者什么时候开始用抗TNF...
- 盘状红斑狼疮
-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 2010年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治疗...
- EULAR 2010年合成和生...
- 练太极拳能健脑益智?
- 造成骨质增生的四大要素
- 新修订的EULAR/ASAS强...
- 类风湿康复注意事项
- 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对...
- 研究显示:坚持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 风湿病的X线影像学要点
- 风湿病常见的皮肤粘膜表现
-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指南
- 膝关节滑膜皱璧综合征
- 髌骨疼痛综合征
- 跗管综合征
- 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疗法
- 颈椎病康复
- 糖皮质激素通过朗格汉斯细胞促进...
- 风湿病中医调摄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饮食
- 2011最新外周脊柱关节炎(S...
- 类风湿康复原则
- 风湿病防护调适之保持精神愉快
- 风湿病防护调适之注意防范风寒、...
- 合理调配营养
- 风湿病早发现早治疗
- 干燥综合征(SS)患者饮食生活
- 风湿病的综合治疗
- 风湿病中医学的分类
- 哪些疾病可继发干燥综合征
- 风湿病患者如何预防风湿病
- 风湿病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
- 风湿病人的功能锻炼
- 妊娠期与哺乳期抗风湿药的应用评...
- 类风湿有多少可以治愈?
-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家居生...
- 类风湿治疗中的“硬道理”
- 同是关节炎,治疗不一样
- EULAR关于外周关节受累的银...
- 风湿病患者并发带状疱疹遗留神经...
- 外周未分化炎性关节炎
- 风湿病人能接种疫苗吗?
- 中医与免疫
- 急性狼疮性肺炎与肺部感染的鉴别
- 狼疮脑病的治疗规程
- 狼疮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规程
- 狼疮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规程
- EULAR关于神经精神性狼疮处...
- 灾难性抗磷脂综合症的诊断分类标...
- 狼疮患者的免疫功能到底怎么了?
- 狼疮孕期的药物治疗
- 应重视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虹膜炎
- MRI骶髂关节炎分类标准
- AS新的疾病活动性指数有助于评...
- 强直性脊柱炎为何主要侵犯骶髂关...
- 非甾类抗炎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应...
- 系统综述原发干燥综合征的治疗进...
- 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评价
- 2010年风湿病学年度研究进展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关于改善病情的...
- ASAS对中轴型脊柱炎的分类标...
- 浅谈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误区
- 关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
- 风湿性多肌痛:诊断或可统一
- 痛风饮食大全
-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 英国风湿病协会关于ANCA相关...
- 欧洲关于外周未分化炎性关节炎处...
- 美国风湿病学会发布青少年特发性...
- 狼疮孕妇的病情活动度判定标准
- RF阳性及吸烟是早期炎性多关节...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 作者:娄广亮|发布时间:2011-05-26|浏览量:983次
一:通过学习,建立正规治疗的观念和信心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科娄广亮
类风湿疾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对关节器官的损害,发展呈慢性进行性特征,如果治疗不合适,致残的机会非常大,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导致残疾的人群,在整体残疾人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残疾也是是类风湿患者最主要的对疾病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原因。然而,现实情况是,因为类风湿而导致残疾发生的病例中,很大比例不是因为疾病难控制造成的,而是因为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不正确,采取不正规治疗造成的。多少专家、医生,面对患者苦口婆心地倡导类风湿的正规治疗,但是,有时候却抵挡不住一些人信口开河似的言论。一些常见的对类风湿的误解,比如:把类风湿定义为“不死的癌症”;把病因不明,理解为西医治疗只是采取对症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压制症状与检查指标;把控制病程、与疾病共存,混同为“绝症”,无药可医.......这些认识和观点,不少是来自所谓的医生、养生专家,对类风湿患者的影响很大,如果接受这些似是而实非的看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也很容易放弃对正规治疗的信任。
对于类风湿的研究和治疗,在近20年来发生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比较低,不少人在患病若干年之后,还停留在“关节炎”水平,因为不了解疾病,因而不了解治疗,因而会被各种说法所吓倒,因而会盲目相信“彻底治愈”的说法,患者还会为了彻底治愈类风湿而东奔西走、随意放弃西医正规系统的治疗。有多少患者,在走了若干弯路之后,经历了屡治屡败,出现了残疾,才发自肺腑地感叹:悔不该当初.......我们用未来、身体、财富、经历去换取已知知识的代价,太残酷、太大了!
二:通过学习,建立和医生良好的沟通关系
医患关系,承担了太多的它不应该承担的内容,患者的医学知识贫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通常认为,在医患双方,医学知识是掌握在医生一方的,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解和伤害,患者是唯一的受害者,患者不容置疑的是弱势群体。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是,医生在很多时候,也是被误解和伤害的一方。原因很简单,患者不了解疾病和治疗。有时候,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只是鸡同鸭讲,或者我说你听,而且听者也白听,他没有知识理解医生的话。
医生会因为讲专业,而被患者认为“冷漠”,不如邻居的大妈大姐的话入耳贴心;也会因为不讲专业,而被讥诮没有告知真相.......这样的现实,也体现在类风湿患者和医生之间。因为患者没有相应的知识,而不理解医生的处置,不明白为什么要开那些化验单;不明白为什么要开那样的药物,毒副作用那么大,我仅仅是关节炎而已;不明白药物服用了,为什么却没有效果,还不如谁谁服用的那个私人制剂;不明白为什么你不承诺,我的疾病可以痊愈,而某某就可以做到........因为患者的自身认识,导致医患沟通障碍的事情,屡见不鲜。
因为是终身性疾病,类风湿患者格外需要和医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更需要医生的专科治疗、康复指导、健康管理指导。在治疗中,患者更不能随心所欲,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三:通过学习,提高患者的分辨能力
不仅仅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治疗信息,患者需要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就是在一些正规治疗中,患者也要具有一定的判断医生水平的能力,不应该盲目信任一切的医生。在基层医院中,有的医生治疗观念老化、用药不规范,导致类风湿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毒副作用大,这也是在一些患者的经历中可以见到的。对正规治疗失去信心,有的是因为遇到了不称职的医生。可是,患者没有能力分辨是一个医生的过失,却有能力把其扩大到整个正规治疗中去,从而不信任所有的医生。
因为患者没有分辨能力,他们唯一的提高就诊保险系数的做法,就是到大城市、大医院,找大专家。而对很多类风湿患者而言,他们的诊断是清楚的,治疗只是按照规范程序走而已,找大专家就诊,复诊困难,反而不如在本地就近治疗。治病难、治病贵、治疗效果差,在类风湿患者身上,有时候就是这样,仅仅在于患者的就医选择。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