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致“三宗肾损害...
- 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可防损伤性关节...
- 重视系统性与自身性免疫病肠道损...
- 中国医师协会:重视NSAIDs...
- 强直性脊柱炎:目标治疗九热点
- 羟氯喹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
- 国家卫计委印发人感染H7N9禽...
- 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价工作组脊柱关...
- 类风湿性关节炎新标准:侵蚀关节...
- 职业与骨关节炎
- TNF抑制剂治疗风湿病的长期安...
- 美国风湿学院(ACR)发布20...
- 莫忽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 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致“三宗肾损害...
- 风湿病研究与实践 齐头并进
- 风湿病患者真菌感染诊治
- 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研究进...
- 阻断RA侵袭性病变进展须从极早...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PTPN22 ...
- 骨髓水肿或为RA患者关节损伤进...
- 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可防损伤性关节...
- 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情况
- 结节病
- 了解风湿病
- 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
- TNF拮抗剂的使用禁忌症
- 2010年EULAR关于RA治...
- AS患者什么时候开始用抗TNF...
- 盘状红斑狼疮
-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 2010年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治疗...
- EULAR 2010年合成和生...
- 练太极拳能健脑益智?
- 造成骨质增生的四大要素
- 新修订的EULAR/ASAS强...
- 类风湿康复注意事项
- 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对...
- 研究显示:坚持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 风湿病的X线影像学要点
- 风湿病常见的皮肤粘膜表现
-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指南
- 膝关节滑膜皱璧综合征
- 髌骨疼痛综合征
- 跗管综合征
- 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疗法
- 颈椎病康复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
- 糖皮质激素通过朗格汉斯细胞促进...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饮食
- 2011最新外周脊柱关节炎(S...
- 类风湿康复原则
- 风湿病防护调适之保持精神愉快
- 风湿病防护调适之注意防范风寒、...
- 合理调配营养
- 风湿病早发现早治疗
- 干燥综合征(SS)患者饮食生活
- 风湿病的综合治疗
- 风湿病中医学的分类
- 哪些疾病可继发干燥综合征
- 风湿病患者如何预防风湿病
- 风湿病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
- 风湿病人的功能锻炼
- 妊娠期与哺乳期抗风湿药的应用评...
- 类风湿有多少可以治愈?
-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家居生...
- 类风湿治疗中的“硬道理”
- 同是关节炎,治疗不一样
- EULAR关于外周关节受累的银...
- 风湿病患者并发带状疱疹遗留神经...
- 外周未分化炎性关节炎
- 风湿病人能接种疫苗吗?
- 中医与免疫
- 急性狼疮性肺炎与肺部感染的鉴别
- 狼疮脑病的治疗规程
- 狼疮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规程
- 狼疮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规程
- EULAR关于神经精神性狼疮处...
- 灾难性抗磷脂综合症的诊断分类标...
- 狼疮患者的免疫功能到底怎么了?
- 狼疮孕期的药物治疗
- 应重视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虹膜炎
- MRI骶髂关节炎分类标准
- AS新的疾病活动性指数有助于评...
- 强直性脊柱炎为何主要侵犯骶髂关...
- 非甾类抗炎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应...
- 系统综述原发干燥综合征的治疗进...
- 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评价
- 2010年风湿病学年度研究进展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关于改善病情的...
- ASAS对中轴型脊柱炎的分类标...
- 浅谈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误区
- 关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
- 风湿性多肌痛:诊断或可统一
- 痛风饮食大全
-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 英国风湿病协会关于ANCA相关...
- 欧洲关于外周未分化炎性关节炎处...
- 美国风湿病学会发布青少年特发性...
- 狼疮孕妇的病情活动度判定标准
- RF阳性及吸烟是早期炎性多关节...
- 风湿病中医调摄
- 作者:娄广亮|发布时间:2011-05-23|浏览量:397次
调摄
《灵枢?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明要防治疾病,就必须应气候变化,调和情志,饮食起居有常。
具体到痹病的调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调摄情志
人的精神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七情内伤可以直接致病,亦可由七情内伤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亏损,御邪乏力,外邪入侵。临床大量的资料显示,如有些患者在未退休时身体健康,退休后即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这可能是由于退休后日常生活的安排与节奏突然变动,心理上有很大转变所引起。有些患者在患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史。因此保持精神愉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方面。遇事要防止过于激动,或闷闷不乐、优优郁郁。要善于自我节制,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心胸宽广,愉快生活。精神健康可带来身体健康。正气内实,病安从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科娄广亮
二、锻炼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活动肤体,使全身气血流畅,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可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减少致残的目的。临证痹病锻炼的方式很多,可坚持每晨打太极拳、舞太极剑、做练功十八法及广播操、或跑步、打球等,亦可结合日常生活锻炼,如步行上下班。但锻炼必须根据各人的身体情况而选择相应的方法,总的原则是开始活动不要过久过猛,以后逐步有所增加,循序渐进,贵在坚持。锻炼时间春夏宜早,严冬适当推迟。经常锻炼,身体健康,则患痹病的机会可以减少。
三、防范风寒、潮湿
痹病之成因,与风寒湿有密切关系。因此,无病之时,防范风寒、潮湿之侵袭非常重要,尤其是当身体虚弱时更应注意。天气寒冷时,应随时增添衣服以防风寒;炎热之际,切不可睡于风口或露宿达旦,因为入睡之后,人之卫阳之气静潜,毛孔开放,风寒易乘虚而入;夏日也不宜卧于席地(尤其是水泥地及砖石之地),以防凉气入于经脉,影响筋骨。更有炎夏分娩之产妇,切忌当风而卧,或睡中还以电扇取凉;因产后百脉空虚,自汗较多,寒气人内则易成疾。贪凉称快于一时,则病后受累一世。
随着杜会发展,夏天防暑降温之措施也日益讲究。在有空调设备的房间工作的人,应随着室内外气候温度的迥异,随时增减衣着。临床上常见在恒温室中工作几年后即患病之病例。冬月室内有火炉及暖气者,衣着可以少些,但如到室外去,必须披衣防寒,勿因怕麻烦而忽略之。在冰库及寒冷的水中操作者,入冰库前添衣服,在冷水中操作完毕,勿骤用热水浸手,以免一冷一热,脉络一紧一松,调节失常。引起脉道不利以成痹病。
身体健壮者,尚能耐受风寒,而年老体弱或劳累过度,身体虚弱者,易被风寒所侵,必须谨慎。
受潮湿最多见的是以水为事者。经常同水打交道的人,应在工作完毕之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身体,换上干燥衣服。居处地势低而潮湿者,日常可用石灰洒于墙边屋角,以吸潮气;床上被褥在晴天宜经常曝晒,以祛潮气;天晴时经常开门开窗,以通气祛湿。当然有条件的还可垫高地势,向阳开窗开门最好。
夏暑季节,暴风骤雨,低地积水,在涉水淋雨之后,切忌致迫湿入内,而宜用干.燥毛巾,擦干水渍,擦至皮肤潮红发热,再洗净换上干燥衣服。劳动后大汗淋漓,亦不可入凉水中洗澡或入水游泳,因汗孔未闭,易使寒湿之气骤入。黄梅季节,湿令当时,如为脾胃失健,内湿较甚之人,宜服用燥湿、化湿之剂;如为脚肿面浮者,亦可服利湿退肿之剂以通利之,勿使内外湿交阻成患。
痹病成因是风、寒、湿、热等邪气杂至。日常生活中注意避风,御寒,防湿,截其来路,是预防之良策口如有内湿之人,更应注意,若致外湿入内,得病则缠绵难已。
四、注意营养
营养依靠食物,营养丰富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补充营养亦非干篇一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说明补益必须根据各人的体质以及虚之所在而补之。如素体内热者,不宜服红参、鹿茸:脾胃虚弱运化乏力者,食银耳会引起院腹胀闷,食阿胶更使胃中饱胀,饮食不馨;}酸过多者,食牛奶、豆浆后易泛酸胀气,舌苔粘腻;中有湿阻者更不能进补,补则胃院痞塞,胃呆少纳,则得不偿失。
鱼、肉、鸡、鸭、蔬菜、瓜果、谷食都有营养,必须根据个体情况及脾胃运化能力而选择不同饮食。脾胃健者,味虽厚尚能奋化,而脾胃虚弱者则以清淡为宜。切勿暴饮暴食,致伤脾胃。
五、有病早医,勿乱投药
如发现有痹病之症状,如关节、肌肉、筋骨的酸、麻、肿、癖重,应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若病延日久,病情日深,则治愈兰难。
目前,卫生知识日益普及,医药广告很多,有些病人能正规求医治病。但亦有人对痹病的慢性程度认识不足,求愈心切,:发现自己有痹病时,惊慌失措,怕变形,怕瘫痪,因之乱投医、服药,甚至一周内辗转几个医院,药物成堆,而且对一些单方、偏方亦想同时使用,以求速效,结果病未治愈,脾胃先伤,反而增:疾病的复杂性。
中医主张治未病。因此,注意调摄,未雨绸缪有其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如果能在未病时保待精神愉快,坚持锻炼身体,配上适当的营养,并在目常生活中防风寒,防潮湿,有病后早诊断,早治疗,就能使发病率降低,治愈率提高。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