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引起的肾炎是否严重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控制病情,少数可能进展为肾功能损害。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症状。
紫癜性肾炎早期通常表现为轻度血尿或微量蛋白尿,部分患者可能仅有尿液检查异常而无明显不适。此时肾脏病理改变较轻,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儿童患者甚至可随年龄增长自行缓解。关键治疗包括口服维生素C片、复方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必要时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反应。
当出现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或肾功能指标异常时,提示肾脏损伤较重。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肾脏病理可见新月体形成等严重改变。需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严重者需进行血浆置换。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但此类情况在规范诊疗体系中较为少见。
建议紫癜患者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眼睑浮肿或尿泡沫增多应及时就医。日常需避免接触过敏原,限制剧烈运动,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步增加低强度活动,但需持续随访3-5年评估肾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