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型紫癜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血浆置换、中医治疗、手术治疗。肾型紫癜通常由感染、药物过敏、遗传因素、免疫异常、血管炎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肾型紫癜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饮食上选择低盐优质蛋白食物,限制每日水分摄入量,减轻水肿症状。急性期需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出现少尿或无尿时及时就医。
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损害。配合使用双嘧达莫片改善微循环,减少血小板聚集。严重病例需联合环磷酰胺片控制病情进展,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3、血浆置换对于重症肾型紫癜患者,通过血浆置换可快速清除血液中的异常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每次置换2000-3000毫升血浆,连续进行3-5次,能有效改善肾功能指标。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
4、中医治疗中医辨证多属血热妄行证,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清热凉血。中成药如血府逐瘀胶囊能活血化瘀,改善肾脏微循环。配合针灸取肾俞、三阴交等穴位,调节免疫功能。
5、手术治疗当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或药物控制无效时,需考虑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手术,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肾型紫癜患者日常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出现血尿加重或水肿明显时应立即就诊,饮食上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摄入,但需控制高钾食物。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诱发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