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呼吸困难、冷汗及放射性疼痛。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胸痛持续超过15分钟、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伴随恶心呕吐、濒死感、意识模糊等。需立即就医处理,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1、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肌梗塞最突出的症状是突发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呈压榨性或紧缩感,常被描述为巨石压迫胸部。疼痛通常持续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这种疼痛可能向颈部、下颌、左肩及左上肢内侧放射,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腹痛而被误认为胃病。疼痛发作时多伴有强烈的恐惧感或濒死感。
2、呼吸困难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或窒息感,与心肌缺血导致肺淤血有关。患者可能表现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粉红色泡沫痰。这种症状在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中可能成为唯一表现,称为无痛性心肌梗塞,需要特别警惕。
3、冷汗及皮肤湿冷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和心输出量骤降,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等循环衰竭表现。冷汗多为全身性,与普通出汗不同,呈现黏腻冰冷的特征。这种症状往往伴随血压下降,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医疗干预。
4、胃肠道症状下壁心肌梗塞常刺激膈神经引发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胀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呃逆、腹泻等症状,易与急性胃肠炎混淆。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群及女性更易出现非典型表现,若呕吐物为咖啡色可能提示应激性溃疡。
5、意识障碍严重心肌缺血可导致脑灌注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甚至晕厥。大面积心肌梗塞可能引发心源性休克,表现为意识模糊、烦躁不安或昏迷。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突发认知功能下降,需与脑血管意外鉴别。
心肌梗塞发作后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任何体力活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日常应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脂血糖。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出现不明原因牙痛、肩背痛等不典型症状时,应及时排查心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