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属于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可能危及生命。心肌梗塞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梗塞范围、救治时机、基础疾病控制等因素。
1、梗塞范围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大面积心肌缺血坏死时,可能引发心源性休克或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塞比下壁梗塞预后更差,广泛前壁梗塞死亡率可达三成以上。心肌酶谱升高程度可间接反映心肌损伤范围。
2、救治时机发病后2小时内开通血管可挽救濒死心肌,每延迟30分钟死亡率增加约一成。超过12小时就诊者心肌已完全坏死,即使血管再通也难以改善预后。胸痛发作后立即呼叫急救系统比自行就医更安全。
3、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者因神经病变常出现无痛性心梗,确诊时多已延误。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心脏破裂,慢性肾病患者出血风险增高。既往有心衰病史者更易发生泵衰竭。
4、并发症风险急性期可能发生室颤、心脏破裂、室间隔穿孔等致命并发症。约两成患者会出现梗死后心绞痛,近半数发生不同程度心功能减退。晚期可能出现心室壁瘤或附壁血栓。
5、长期预后即使度过急性期,五年内再次心梗概率超过一成。规范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等二级预防药物可降低死亡率。心脏康复训练能改善运动耐量,戒烟可使心血管事件减少四成。
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需长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但避免剧烈活动。饮食应控制钠盐摄入,多食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促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遵医嘱规范用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