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需注重钙与维生素D的膳食补充,同时限制影响钙吸收的食物。主要饮食原则包括增加乳制品摄入、适量补充豆制品、选择高钙低草酸蔬菜、控制钠盐与咖啡因摄入、避免过量饮酒。
一、乳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是钙的最佳膳食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0毫克钙。建议每日饮用300-500毫升液态奶或等量乳制品。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舒化奶或发酵乳制品,发酵过程能分解部分乳糖且增加益生菌活性。
二、豆制品豆腐、豆浆、千张等大豆制品富含植物性钙质与大豆异黄酮,后者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南豆腐因添加钙凝固剂含钙量高于北豆腐,100克南豆腐可提供约130毫克钙。但痛风患者需控制豆制品摄入量。
三、低草酸蔬菜西蓝花、芥菜、苋菜等深绿色蔬菜钙含量较高且草酸含量较低,草酸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建议焯水处理进一步降低草酸,同时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果蔬促进钙吸收。避免与高草酸的菠菜、竹笋同餐大量食用。
四、限钠控咖啡每日食盐摄入应控制在5克以内,钠离子会促进尿钙排泄。咖啡因每日不超过300毫克约2杯咖啡,咖啡因可能干扰钙吸收机制。饮用咖啡时可添加牛奶缓冲,并间隔补钙食物食用时间。
五、戒酒限蛋白酒精会直接抑制成骨细胞功能,每日酒精摄入超过30克将加速骨量流失。动物蛋白过量会增加尿钙排泄,建议每日畜禽肉类控制在100-150克,优先选择鱼类等优质蛋白来源。
骨质疏松患者除饮食调整外,每日应保证30分钟日照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进行快走、太极等负重运动刺激骨形成。定期监测骨密度指标,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药物。烹饪时多用醋调味的酸性环境有助于钙质溶出,避免与含植酸的粗粮同餐影响吸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