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毫米的伤口通常不算深,属于浅表性损伤。伤口深度评估需结合受伤部位、出血量、组织损伤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
皮肤表皮层厚度约0.1-0.2毫米,真皮层约2-3毫米。5毫米伤口可能穿透真皮层但未达皮下脂肪层,常见于轻微擦伤、浅表切割伤。此类伤口出血量较少,可通过压迫止血,清洁消毒后多能自行愈合,一般无须缝合。日常需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沾水污染,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愈合情况。
特殊部位如面部、关节处的5毫米伤口可能因活动牵拉影响愈合,需加强保护。若伤口伴有持续渗血、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或异物残留,提示可能存在深层组织损伤或感染风险。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特殊人群的伤口愈合能力较差,即使浅表伤口也需密切观察。
正确处理5毫米伤口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异物,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避免使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液体直接冲洗。愈合期间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修复,如出现愈合延迟、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日常活动时注意防护,避免伤口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