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下降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有湿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真菌感染和扁平疣。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密切相关,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水疱或鳞屑等症状。
1、湿疹:
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免疫失衡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干燥、红斑、渗出和剧烈瘙痒。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炎药物。
2、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免疫力低下时易发病。特征为沿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伴剧烈疼痛。早期抗病毒治疗可缩短病程,疼痛明显时可配合镇痛药物。
3、银屑病:
银屑病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覆盖银白色鳞屑。免疫调节异常会加重病情。治疗包括局部维生素D3衍生物、光疗和系统免疫调节剂。
4、真菌感染:
免疫力下降时皮肤癣菌、念珠菌等机会性致病真菌易繁殖。常见表现为环状红斑、脱屑伴瘙痒。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可有效控制。
5、扁平疣:
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肤色或褐色扁平丘疹。免疫功能正常者可能自愈,持续不愈者可考虑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或免疫调节治疗。
日常应注意均衡营养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C/E及锌等免疫相关营养素。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皮肤护理需避免过度清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产品。出现持续加重的皮肤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激素类药物。冬季注意皮肤保湿,夏季做好防晒,减少环境因素对皮肤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