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可通过典型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尿液分析综合判断。主要判断依据有排尿疼痛、血尿、影像学阳性结果、尿液结晶检出及既往病史。
1、排尿疼痛:
尿路结石典型表现为突发性腰部或下腹部绞痛,疼痛可沿输尿管向会阴部放射。结石移动时可能刺激尿路黏膜,引发阵发性剧痛,常伴有排尿灼热感。疼痛程度与结石大小无直接关联,小结石在移动时可能引发更剧烈疼痛。
2、血尿症状:
约90%尿路结石患者会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结石摩擦尿路上皮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尿液可呈现洗肉水样或茶色。需注意无痛性血尿需排除肿瘤可能,建议出现血尿时及时就医检查。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能发现直径大于5毫米的结石,对肾盂积水敏感度高。CT平扫是诊断金标准,可检出95%以上的结石,并能准确定位结石大小与位置。X线检查对尿酸结石检出率较低。
4、尿液结晶:
尿常规检查发现草酸钙、磷酸钙或尿酸结晶时提示结石风险。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可测定钙、草酸、尿酸等成石物质含量,有助于判断结石类型及复发风险。
5、病史特征:
既往有结石病史者复发率高达50%。长期高蛋白饮食、饮水不足、高温作业等职业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易继发尿路结石。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浓茶、咖啡及高草酸食物。适度跳跃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但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需就医处理。出现发热、持续腰痛或无尿等紧急情况时需立即就诊,警惕尿路梗阻引发肾功能损害。定期复查尿液及超声能有效监测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