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阵发性咳嗽可通过调整睡姿、保持空气湿润、饮用温蜂蜜水、使用镇咳药物、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缓解。夜间阵发性咳嗽通常由胃食管反流、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心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调整睡姿抬高床头15-20厘米有助于减少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选择侧卧位能避免舌根后坠,改善呼吸道通畅度。使用记忆枕支撑颈部曲线,可减轻咽喉部肌肉紧张。
2、保持空气湿润卧室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能缓解气道黏膜干燥。睡前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可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空调直吹,防止冷空气诱发支气管痉挛。
3、饮用温蜂蜜水蜂蜜含有的糖浆成分能覆盖咽喉黏膜减轻刺激。水温控制在40-50摄氏度为宜,过热可能加重炎症。糖尿病患者应慎用,睡前饮用后需清洁口腔。
4、使用镇咳药物右美沙芬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镇咳作用。苯丙哌林能阻断肺迷走神经反射,缓解刺激性干咳。复方甘草片含阿片粉,需遵医嘱短期使用。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5、治疗原发疾病胃食管反流患者需服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可使用氯雷他定抗组胺。支气管哮喘急性期需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慢性咽炎患者应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建议晚餐后3小时内避免平卧,睡前用淡盐水漱口清洁咽喉。选择透气性好的防螨床品,定期暴晒枕头床垫。若咳嗽伴随咯血、呼吸困难或持续超过2周,需及时呼吸科就诊。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膈肌力量,避免大声说话或过度清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