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一般进行5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的循环次数主要受到患者反应、急救人员体力、现场环境等因素影响。
心肺复苏的循环设计基于人体生理需求与急救效率的平衡。30次胸外按压可维持基本血液循环,2次人工呼吸能提供必要氧气交换。5个循环约持续2分钟,符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评估间隔。急救过程中需持续观察患者胸廓起伏、面色变化及脉搏恢复情况,若出现自主呼吸或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可终止循环。
特殊情况下循环次数需灵活调整。溺水或窒息患者因缺氧严重可适当增加人工呼吸比例,儿童患者可减少按压深度但保持循环次数。若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应在设备分析心律时暂停按压,电击后立即重启循环。多人协作时可每2分钟轮换操作者以避免疲劳导致按压质量下降。
心肺复苏后须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清理口腔异物并保持气道通畅。即使恢复自主呼吸也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呕吐物误吸。急救期间应记录关键时间节点和操作细节,为后续医疗干预提供参考。日常建议学习规范急救课程,定期复训以保持操作熟练度,家庭和公共场所可配备急救面罩等基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