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梗死常见症状包括眩晕、复视、吞咽困难、共济失调和意识障碍。后循环梗死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小动脉闭塞等原因引起。
1、眩晕眩晕是后循环梗死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突发天旋地转感,常伴恶心呕吐。由于前庭神经核或小脑缺血导致平衡功能紊乱,患者可能出现站立不稳甚至跌倒。眩晕持续时间较长,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短暂发作不同,需警惕脑干或小脑梗死可能。
2、复视复视多因脑干动眼神经核或神经通路受损引起,表现为视物重影。后循环梗死累及中脑或桥脑时,可导致眼外肌运动不协调。部分患者伴随眼球震颤或眼睑下垂,提示脑干重要结构受累,需紧急影像学评估。
3、吞咽困难吞咽困难源于延髓疑核或舌咽迷走神经损伤,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费力。严重时可导致误吸性肺炎,需鼻饲营养支持。延髓背外侧梗死常合并同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障碍,称为Wallenberg综合征。
4、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是小脑或小脑传导通路缺血的典型表现,患者步态蹒跚如醉酒状,指鼻试验不准。小脑上动脉梗死可致肢体协调障碍,而小脑后下动脉梗死多引起躯干共济失调。急性发作需与酒精中毒等代谢性疾病鉴别。
5、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提示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受累,从嗜睡到昏迷均可出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可导致突发昏迷伴瞳孔异常,病情危重。脑桥大面积梗死可能出现闭锁综合征,患者意识清醒但全身瘫痪。
后循环梗死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合理范围。康复期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平衡训练和吞咽功能锻炼,避免跌倒和误吸。定期神经科随访评估血管情况,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