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衰竭的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咳嗽咳痰、意识模糊。心肺衰竭是心脏和肺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的临床综合征,需及时就医干预。
1、呼吸困难静息或轻微活动时出现气促,平卧加重,需端坐呼吸。与肺淤血导致的肺泡换气功能障碍有关,常伴随口唇发绀。急性发作时可出现濒死感,需立即吸氧处理。
2、下肢水肿双足踝及胫前区凹陷性水肿,按压后留有指痕。因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入组织间隙。夜间尿量增多但水肿不缓解,需限制钠盐摄入。
3、乏力持续疲倦感伴活动耐力下降,轻微劳作即心悸气短。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导致组织灌注不足,骨骼肌缺氧代谢产物堆积。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排除贫血因素。
4、咳嗽咳痰夜间阵发性干咳或粉红色泡沫痰,提示肺静脉高压引发肺水肿。痰液黏稠时可闻及肺部湿啰音,感染时痰液转为黄脓状。需警惕急性左心衰引起的肺毛细血管破裂。
5、意识模糊脑缺氧导致的嗜睡或烦躁不安,严重时出现定向力障碍。与心输出量骤降致脑灌注不足有关,可能伴随血压急剧下降。需紧急处理以防不可逆脑损伤。
心肺衰竭患者应严格记录每日体重变化,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内。饮食采用低盐优质蛋白膳食,避免腌制食品。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预防低钾血症。稳定期可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床边脚踏车训练,逐步改善心肺功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水肿加重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