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严重胸廓畸形、主动脉夹层、晚期恶性肿瘤、近期胸部手术史以及明确不可逆死亡的患者不宜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主要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但上述情况可能加重损伤或徒劳无益。
1、严重胸廓畸形胸廓结构异常如漏斗胸或鸡胸患者,胸外按压可能导致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这类患者胸骨与心脏的解剖关系改变,按压难以有效产生血流。若必须施救,需采用改良手法或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2、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血管壁撕裂患者实施心肺复苏会加剧血管破裂风险。胸外按压产生的剪切力可能扩大夹层范围,导致大出血休克。此类患者应优先保持镇静并紧急进行影像学评估。
3、晚期恶性肿瘤终末期癌症患者多存在恶病质或广泛转移,心肺复苏成功率极低且可能造成额外痛苦。这类患者通常已签署放弃抢救协议,医疗团队应尊重其临终意愿,转为舒缓治疗。
4、近期胸部手术开胸手术后3个月内患者胸骨尚未愈合,按压易导致固定钢丝断裂或心脏切口破裂。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需评估胸骨稳定性,必要时采用腹部提压式心肺复苏替代传统方法。
5、不可逆死亡出现尸僵、尸斑或断头等明确死亡征象时,心肺复苏已无生理学意义。低温环境下溺水者除外,此类情况需持续复苏直至体温恢复至30摄氏度以上再评估。
实施心肺复苏前应快速评估禁忌证,对特殊人群需调整急救策略。普通民众遇到疑似心脏骤停时,仍建议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尝试基础生命支持,同时等待专业医疗人员携带器械到场。日常可通过参加红十字会急救培训掌握正确手法,了解AED使用方法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家庭成员中有高危患者时,应提前与医生讨论临终抢救方案并做好书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