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疼痛通常与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有关。疼痛机制主要涉及结石嵌顿、输尿管痉挛、尿液引流受阻、局部炎症反应及神经反射五个方面。
1、结石嵌顿:
当结石从肾脏进入输尿管时,可能卡在输尿管生理狭窄处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直接摩擦黏膜引发机械性刺激,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疼痛。这种情况需通过解痉药物缓解平滑肌收缩,必要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2、输尿管痉挛:
结石刺激会引发输尿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这种痉挛性疼痛常表现为阵发性绞痛。痉挛既是机体试图排出结石的生理反应,也是疼痛加剧的主要原因。临床常用M型胆碱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解除痉挛。
3、尿液引流受阻:
结石阻塞输尿管会导致近端尿路压力增高,肾盂内压力上升刺激痛觉神经。这种疼痛多伴随患侧腰部胀痛,严重时可引发肾积水。解除梗阻是根本治疗手段,包括留置双J管或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
4、局部炎症反应:
结石长期滞留可能造成黏膜损伤,引发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释放。这种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非甾体抗炎药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程度。
5、神经反射:
输尿管与肠道共享部分神经支配,结石刺激可能通过内脏-内脏反射引发恶心呕吐。这种牵涉痛常见于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下段时,需与急腹症进行鉴别诊断。
建议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饮水量,优先选择柠檬水等碱性饮品。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疼痛发作时可尝试热水袋热敷患侧腰部,但需警惕发热等感染征兆。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建议积极干预。长期久坐职业者每小时应起身活动,预防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