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压缩性骨折患者应避免频繁下床,以减少骨折部位的进一步损伤,促进愈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佩戴支具、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同时需关注骨质疏松等潜在病因。
1、卧床休息是压缩性骨折治疗的基础。骨折初期应严格卧床,避免脊柱承受压力,减少骨折部位的活动。卧床时间通常为4-6周,具体根据骨折严重程度和愈合情况调整。
2、佩戴支具有助于稳定脊柱,减少骨折部位的移动。支具的选择应根据骨折部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常见的有腰围、胸腰支具等。佩戴时间一般为6-8周,需定期复查调整。
3、药物治疗包括止痛药、钙剂和维生素D。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疼痛;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预防骨质疏松。药物使用需遵医嘱,避免长期使用止痛药。
4、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可进行床上肢体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随着骨折愈合,可逐步进行腰背肌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
5、骨质疏松是压缩性骨折的常见病因,需进行骨密度检查,评估骨质疏松程度。治疗包括补充钙剂、维生素D,使用双膦酸盐等药物,改善骨密度,预防再次骨折。
压缩性骨折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频繁下床,减少脊柱压力,促进骨折愈合。治疗需综合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同时关注骨质疏松等潜在病因,预防再次骨折。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