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呼吸困难以及疲劳乏力。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心力衰竭: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及下肢水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液体在肺部和下肢积聚。治疗以利尿剂如呋塞米片20mg每日一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片5mg每日一次为主,同时限制盐分摄入。
2、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甚至晕厥。心脏扩大导致电活动不稳定,易发生房颤或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包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25mg每日两次,必要时进行电复律或植入心脏起搏器。
3、血栓栓塞:患者可能因心脏内血栓脱落导致脑栓塞或肺栓塞,表现为突发肢体无力或胸痛。心脏扩大和血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治疗以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片2.5mg每日一次为主,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4、呼吸困难:患者常感到气短,尤其在活动后加重。心脏功能下降导致肺部充血,影响气体交换。治疗包括吸氧、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20mg每日一次,同时避免剧烈运动。
5、疲劳乏力: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劳,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导致全身组织供氧不足。治疗以改善心功能为主,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0.125mg每日一次,同时保证充足休息。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具体表现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1、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在轻度活动或平躺时感到呼吸急促,严重时甚至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气短。这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有关。2、乏力:患者常感到疲劳无力,日常活动能力明显下降,可能与心脏输出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有关。3、水肿:常见于下肢,尤其是脚踝和腿部,严重时可能波及腹部和全身,这与体液潴留和静脉压力升高有关。4、心悸:患者可能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规则,可能与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的心律失常有关。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会在夜间突然醒来,感到极度呼吸困难,需坐起才能缓解,这与平躺时回心血量增加、肺部淤血加重有关。
慢性心力衰竭的日常护理中,饮食应低盐低脂,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适当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同时,需定期监测体重,避免体液潴留加重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