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骨骨折坏死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肿胀、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舟骨骨折坏死通常由外伤、血供不足、感染、长期负重不当和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可能发展为腕关节功能障碍。
1、局部疼痛舟骨骨折坏死早期表现为腕部桡侧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重。疼痛可能与骨折端微动、缺血性坏死或继发关节炎有关。轻度疼痛可通过制动、热敷缓解;若伴随骨坏死,需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控制炎症。疼痛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骨不连。
2、活动受限腕关节背伸和桡偏活动度明显下降,握力减弱。这与舟骨解剖位置特殊、骨折后稳定性差相关。急性期需石膏固定4-6周;慢性期可通过关节松动术康复训练改善。若出现腕中关节塌陷,可能需要舟骨切除或血管化骨移植手术。
3、肿胀腕背侧及鼻烟窝区域肿胀,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肿胀多因骨折后局部出血、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伤后48小时内可冰敷,抬高患肢;慢性期肿胀需排查深静脉血栓。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或迈之灵片促进淋巴回流。
4、关节僵硬晚期出现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僵硬,晨起明显。这与长期制动、关节囊挛缩或创伤性关节炎相关。康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训练,配合超声波治疗。严重僵硬可能需关节镜下松解。
5、肌肉萎缩大鱼际肌群及前臂肌肉体积减小,肌力下降。由于疼痛制动导致废用性萎缩,需尽早开始等长收缩训练。营养补充应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舟骨骨折坏死患者应避免患肢负重,戒烟以改善血供,定期复查X线或MRI监测骨愈合情况。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3和钙质,可适量食用牛奶、西蓝花等。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暴力活动。若出现夜间痛、静息痛等缺血表现,需及时血管外科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