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心肌病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心脏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围生期心肌病是妊娠末期至产后数月内发生的心肌病变,以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
1、心力衰竭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易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改善心功能。严重者可能需要机械辅助循环支持。
2、心律失常心肌病变可导致心电活动异常,表现为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紊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需考虑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3、血栓栓塞心脏扩大伴收缩功能减退时,心腔内血流缓慢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引起脑栓塞、肺栓塞等。预防性抗凝治疗很关键,常用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产后出血高风险期需谨慎评估抗凝方案。
4、心脏骤停严重心肌损伤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需立即心肺复苏。高危患者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分娩时配备除颤设备。恢复自主循环后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
5、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输出量持续降低会导致全身器官灌注不足,可能相继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呼吸衰竭等。治疗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器官功能支持,早期识别并干预器官功能障碍的进展迹象。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饮食需低盐、易消化,少量多餐,控制液体摄入量。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母乳喂养需根据心功能情况个体化评估,用药期间需咨询医生哺乳安全性。再次妊娠前必须进行专业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