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能引起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多系统损害,需定期监测并规范治疗。
1、视网膜病变高血糖可损伤视网膜微血管,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或飞蚊症,进展期可能出现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严重者可发生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导致不可逆视力丧失。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接受眼底检查,控制血压和血脂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2、糖尿病肾病肾小球长期高滤过状态会导致肾小球硬化,初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进展为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合并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可减缓疾病进展,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3、周围神经病变常见对称性远端感觉异常,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严重者出现足部溃疡而不自知。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体位性低血压等。严格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可能改善症状,疼痛明显者可考虑使用普瑞巴林。
4、糖尿病足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共同作用导致足部易受损伤,表现为足部畸形、胼胝形成,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难以愈合的溃疡。合并感染可能发展为骨髓炎甚至坏疽。日常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赤足行走,发现伤口及时就医,严重缺血或感染可能需截肢处理。
5、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增高,且常表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易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除控制血糖外,需定期评估心血管风险,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时死亡率高于普通人群。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监测血糖的习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合理范围。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戒烟限酒,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状况,出现视力变化、水肿、持续麻木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尿微量白蛋白、眼底照相、神经传导检查等项目,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