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息肉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严重程度与息肉大小、是否伴随异常出血及病理类型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绝经后出血、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合并内分泌紊乱、存在癌变高危因素。
1、息肉直径直径小于10毫米的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可通过定期超声监测。超过10毫米的息肉可能引起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需考虑宫腔镜下切除。息肉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腹痛。
2、绝经后出血绝经后女性出现子宫内膜息肉伴出血需高度警惕,此类情况癌变概率相对较高。建议尽快进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可能。
3、病理类型单纯性增生息肉恶变率较低,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者癌变风险显著增加。病理检查是判断严重程度的核心依据,不典型增生患者需密切随访或考虑子宫切除术。
4、内分泌因素长期雌激素暴露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等患者,息肉复发率较高。这类患者需要同时调控激素水平,可考虑使用地屈孕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药物干预。
5、癌变高危因素年龄超过45岁、糖尿病、高血压、乳腺癌病史等均可能增加恶变风险。存在两项以上高危因素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必要时行子宫内膜活检。
子宫内膜增生息肉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肪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可适当增加豆制品、西蓝花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摄入。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妇科超声检查,异常出血时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短效避孕药或孕激素类药物预防复发,避免自行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