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骨质增生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骨质增生可能与关节退变、慢性劳损、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生活干预减少肘关节过度负重活动,避免提拉重物或重复屈伸动作。日常可佩戴护肘减轻关节压力,注意局部保暖。饮食中适当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西蓝花等,有助于延缓骨质退化。
2、物理治疗采用热敷或超声波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中医推拿可松解粘连组织,改善关节活动度。超短波等理疗方式能减轻炎症反应,每次治疗15-20分钟,需在专业机构进行。
3、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肿胀者可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修复软骨。严重者可能需要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但须严格无菌操作。
4、微创治疗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游离体导致的卡压症状,通过小切口清除增生骨赘。射频消融术可精准处理压迫神经的骨刺,创伤较小。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5、开放手术严重畸形者可能需行肘关节成形术或置换术,重建关节结构。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逐步进行被动到主动的功能锻炼。高龄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再决定手术方案。
建议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每日进行肘关节屈伸、旋转等轻柔活动。急性期疼痛时可冰敷15分钟缓解症状。若出现夜间痛醒或关节变形,应及时复查X线评估病情进展。长期伏案工作者应每小时活动肘部,预防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