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肝脏肿大、面色苍白或发绀、尿量减少。
1、呼吸困难:
患儿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代偿性呼吸动作。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哮鸣音,严重时出现点头样呼吸或呼吸暂停。呼吸困难与肺部炎症导致的气体交换障碍及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有关。
2、心率增快:
患儿心率常超过160次/分,心音低钝或出现奔马律。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通过增快心率来代偿心输出量不足。持续心率增快会加重心肌耗氧,形成恶性循环。
3、肝脏肿大:
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肝脏因充血而肿大,肋缘下可触及2-3厘米。触诊肝脏质地偏硬,边缘圆钝,可能伴有轻度压痛。肝脏肿大是体循环淤血的重要体征。
4、面色苍白或发绀: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和组织缺氧,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口唇、甲床发绀。发绀在哭闹或进食时加重,反映机体氧合状态恶化。严重者可出现肢端冰凉等周围循环不良表现。
5、尿量减少:
肾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尿量明显减少,婴幼儿尿量每小时不足1毫升/千克。尿量减少是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可能伴随眼睑或下肢水肿。
患儿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应保持安静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心脏负荷。喂养宜少量多次,选择易消化食物。注意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心功能。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肝脏肿大、面色苍白或发绀、尿量减少。
1、呼吸急促:
患儿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婴幼儿可达每分钟60次以上,年长儿超过40次。呼吸费力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严重时出现点头样呼吸。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哮鸣音,提示肺部炎症导致通气功能障碍。
2、心率增快:
心衰代偿期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婴儿心率可达每分钟180次,儿童超过160次。心音低钝或出现奔马律,提示心肌收缩力下降。部分患儿可伴有心律不齐,严重时出现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3、肝脏肿大:
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表现为肝脏进行性肿大,肋缘下可触及2厘米以上,质地偏硬伴触痛。颈静脉怒张在婴幼儿可能不明显,但可见头皮静脉充盈。部分患儿伴有脾脏轻度肿大。
4、面色改变:
早期因缺氧出现口唇及甲床发绀,严重时全身皮肤呈灰白色或花斑纹。眼睑及四肢可能出现水肿,但婴幼儿皮下水肿表现常不典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超过3秒,提示末梢循环灌注不足。
5、尿量减少:
心输出量降低导致肾灌注不足,24小时尿量婴幼儿少于1毫升/公斤,儿童少于0.5毫升/公斤。尿色深黄伴泡沫增多,可能出现轻度蛋白尿。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损伤。
患儿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应保持半卧位减轻心脏负荷,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1克。母乳喂养婴儿需少量多次喂哺,配方奶应选择低渗透压型。恢复期可进行被动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监测每日体重变化幅度不超过3%。室内保持温湿度适宜,避免呼吸道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