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一般在6-10周内可以进行人工流产手术。人工流产手术的方式主要有药物流产、负压吸引术、钳刮术等,具体选择需结合孕周、孕妇健康状况及医生评估决定。
药物流产适用于怀孕49天内的早期妊娠,通过服用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等药物促使胚胎排出。这种方式无须手术操作,但对孕周要求严格,可能出现不完全流产需二次清宫。负压吸引术适用于6-10周妊娠,通过负压装置将胚胎组织吸出,手术时间短且恢复较快。钳刮术多用于10-14周妊娠,因胎儿较大需配合器械操作,手术风险相对增加。
孕周超过14周通常需引产手术而非常规人工流产。此时胎盘形成完全、子宫增大明显,手术难度和出血风险显著升高。特殊情况下如孕妇合并严重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即使孕周符合也可能禁止手术。宫外孕、葡萄胎等异常妊娠需采取其他治疗方案,不属于常规人工流产范畴。
术后需卧床休息2-3天,1个月内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观察出血量和腹痛情况。饮食应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和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术后2周需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清洁,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大出血应立即就医。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存在损伤,建议术后半年再考虑妊娠,期间采取可靠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