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患者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用药、保持环境清洁、增强免疫力及监测病情变化。过敏性鼻炎是鼻黏膜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非感染性炎症,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
1、避免过敏原明确并远离过敏原是防控核心。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皮屑及霉菌孢子。建议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套,花粉季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室内保持湿度低于50%以抑制尘螨繁殖。对动物毛发过敏者应避免饲养宠物,已养宠家庭需每日使用吸尘器清洁。
2、规范用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有效控制炎症,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能缓解鼻痒和喷嚏,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适用于合并哮喘者。药物需遵医嘱长期规律使用,不可症状缓解即自行停药。鼻腔冲洗可辅助清除过敏原,推荐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1-2次。
3、环境管理每日开窗通风但需安装防花粉纱窗,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颗粒物。家具表面用湿布擦拭减少灰尘积聚,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藏尘物品。新装修房屋需检测甲醛浓度,刺激性气味可能加重鼻黏膜敏感。
4、免疫调节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平衡。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可减轻炎症反应。适度运动如游泳、瑜伽能改善体质,但寒冷天气运动需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诱发症状。
5、病情监测记录症状发作时间、频率及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持续头痛、嗅觉减退或夜间憋醒等表现,提示可能并发鼻窦炎或睡眠呼吸暂停,需及时就医。儿童患者家长应关注其注意力是否因鼻塞影响学习。
过敏性鼻炎患者宜选择低敏饮食,如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可减少体内湿气生成。鼻腔干燥时可涂抹凡士林保护黏膜,冬季外出佩戴保暖口罩。合并眼部症状者可用人工泪液冲洗结膜囊。建议每年过敏季前1个月开始预防性用药,症状控制不佳时可考虑脱敏治疗。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减轻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诱发的鼻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