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检查项目主要有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脑部CT或核磁共振成像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血管状况及脑部供血情况,对预防和诊断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1、心电图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帮助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心脏问题。该检查无创且快速,适用于常规体检或急性胸痛患者的初步筛查。心电图可显示心脏传导异常、心室肥大等变化,但对结构性心脏病变的评估有限。
2、心脏彩超心脏彩超利用超声波成像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能清晰显示心室壁运动、瓣膜开闭情况及心包状态。该检查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包积液等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经食管超声可进一步提高对心房血栓等细微病变的检出率。
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需住院进行,但能准确评估血管堵塞位置和范围,为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检查后需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情况。
4、颈动脉超声颈动脉超声通过高频声波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形成,预测脑卒中风险。该检查无辐射,可重复进行,特别适合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血管病变。检查中发现不稳定斑块或严重狭窄时需进一步干预。
5、脑部CT或核磁共振脑部CT快速识别脑出血、大面积梗死等急性病变,而核磁共振对早期脑缺血、微小梗死灶更敏感。两者均可评估脑血管畸形、肿瘤等占位性病变。核磁共振无辐射但检查时间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需提前告知
心脑血管检查需根据个体风险因素和症状选择,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基础检查。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有氧运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吸烟者应尽早戒烟,肥胖者需减重。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