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糖尿足的前期表现不容忽视,及时干预可避免严重后果。早期症状包括足部麻木、刺痛、皮肤干燥和温度变化,通过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关注细微变化,及早采取措施,是避免糖尿足恶化的关键。
1、足部麻木和刺痛是糖尿足的常见早期症状。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导致感觉异常。患者可能感到脚底有蚂蚁爬行或针刺感。这种症状通常在夜间加重。定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 B12,配合中药红花泡脚,能缓解症状。
2、皮肤干燥和皲裂提示足部血液循环不良。高血糖会导致皮肤油脂分泌减少,加速水分流失。患者可能出现足跟开裂、脱皮等现象。使用尿素软膏、凡士林等保湿产品,保持足部湿润。同时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防止皮肤损伤进一步恶化。
3、足部温度异常反映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可能感觉足部冰凉或局部发烫。这种温度变化提示血管病变。通过红外线热成像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血液循环问题。每天进行足部按摩,穿着保暖鞋袜,避免冷水浸泡,有助于改善症状。
4、足部颜色改变是重要预警信号。皮肤变红、发紫或苍白都可能暗示血液循环异常。这些变化通常在站立或行走后加重。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前列腺素 E1,配合适度的足部运动,能改善供血情况。
5、足部伤口愈合缓慢是糖尿足的典型特征。即使轻微擦伤也可能发展成溃疡。这与高血糖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和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有关。发现伤口后应立即消毒处理,使用抗生素软膏,并密切观察愈合情况。必要时就医,进行清创和负压治疗。
6、足部变形提示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变。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足部骨骼和关节结构改变,出现锤状趾、扁平足等畸形。这种改变会增加局部压力,形成溃疡。通过 X 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佩戴定制矫形鞋垫,进行足部功能锻炼,能延缓变形进展。
7、趾甲异常通常被忽视。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趾甲增厚、变色、变形等问题。这些变化与真菌感染、营养不良有关。定期修剪趾甲,保持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配合维生素补充治疗,改善趾甲健康。
8、足部水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肾功能受损导致体液潴留,引起足部水肿。这种症状通常伴有泡沫尿、夜尿增多。通过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限制盐分摄入,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配合中医利水方剂,能减轻水肿症状。
9、足部皮肤感染容易被忽视。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癣、甲沟炎等感染,这与免疫功能和皮肤屏障受损有关。发现皮肤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就医。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配合中药浸泡,如金银花、蒲公英,能有效控制感染。
10、足部肌肉萎缩提示神经和血管同时受损。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足部肌肉营养不良,出现萎缩和无力。这种变化通常在晚期比较明显。通过肌电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进行足部肌肉锻炼,如足趾屈伸运动,配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能延缓肌肉萎缩。
糖尿病足的前期表现多样且微妙,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高度警惕。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包括神经功能、血管状况、皮肤情况等方面,能早期发现问题。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足的根本,需要坚持饮食管理、药物治疗和运动调整。日常生活注意足部保护,避免外伤,选择合适鞋袜,保持清洁干燥。这些措施能有效预防糖尿足的发生和发展,降低截肢风险,保障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