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需要做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高血压可能与遗传、肥胖、高盐饮食、精神紧张、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高血压患者若合并贫血,可能影响血液携氧能力,加重心脏负担。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可辅助评估血液黏稠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尿常规尿常规检查能发现早期肾脏损害。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通过检测尿蛋白、尿红细胞等指标,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若尿微量白蛋白持续阳性,提示可能存在高血压肾损害。
3、心电图心电图能反映心脏电活动情况。高血压患者易出现左心室肥厚,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等特征。心律失常如房颤等也可通过心电图及时发现,这些改变可能影响降压药物选择。
4、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该检查能准确测量左心室壁厚度、心脏收缩功能等指标,评估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程度。对于疑似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还可检查肾动脉等血管情况。
5、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能记录24小时血压波动规律。通过白天夜间血压比值、血压变异性等参数,可鉴别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等情况。该检查对调整用药时间、评估降压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确诊高血压后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若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