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随后用干净纱布覆盖保护创面。烫伤急救步骤主要有降温处理、创面保护、避免感染、疼痛缓解、及时就医。
1、降温处理烫伤后首要措施是迅速用15-25℃流动冷水持续冲洗伤处,水流不宜过急以免冲击损伤皮肤。冷水冲洗能有效降低局部温度,阻止热力继续向深层组织渗透,减轻组织损伤程度。若烫伤部位有衣物覆盖,应在冷水冲洗同时小心剪开衣物,避免强行撕脱导致二次损伤。注意不可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冷敷,以免造成冻伤。
2、创面保护冲洗完成后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棉布轻轻覆盖创面,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不要涂抹牙膏、酱油、香油等民间偏方,这些物质可能引发感染或干扰医生判断伤情。若出现水疱应保持完整,水疱皮是天然生物敷料,自行挑破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覆盖时避免使用掉絮的布料或绷带,防止纤维粘连伤口。
3、避免感染烫伤后皮肤屏障受损,微生物易侵入引发感染。处理过程中需保持双手清洁,接触伤口前用肥皂洗手。不要用手直接触碰创面,冲洗后可用含碘伏的消毒液轻柔擦拭周围皮肤。若烫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或发生在面部、会阴等特殊部位,需严格预防感染并尽快就医。
4、疼痛缓解一度烫伤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处方止痛药缓解疼痛。二度以上烫伤疼痛剧烈时可临时使用盐酸曲马多片等镇痛药物,但需遵医嘱服用。冷敷期间疼痛可能暂时减轻,但不可依赖持续冷敷止痛,长时间低温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过度。
5、及时就医出现三度烫伤、烫伤面积超过体表面积5%、特殊部位烫伤或伴随呼吸困难等情况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儿童、孕妇、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烫伤后建议尽早就医评估。就医时携带烫伤时接触物品说明,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合并化学烧伤等复杂情况。
烫伤后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创面变化,每日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后更换敷料。恢复期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促进伤口愈合。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血管扩张加重局部水肿。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防止色素沉着。康复阶段可进行适度关节活动,预防疤痕挛缩影响功能。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伤口周围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须立即复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