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阑尾炎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等症状。
1、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禁食并配合胃肠减压,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局部冰敷右下腹缓解疼痛,同时密切监测体温和腹痛变化。若48小时内症状无缓解或加重,需立即转为医疗干预。
2、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无法立即手术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常用抗生素包括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控制感染,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若出现腹膜刺激征或白细胞持续升高,应考虑手术。
3、腹腔镜手术作为首选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通过腹壁3个小切口完成阑尾切除,术后24小时可恢复流质饮食。该术式适用于大多数无穿孔、无脓肿形成的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概率低于传统开腹手术。
4、开腹手术适用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等复杂情况。经右下腹麦氏切口切除病变阑尾并清理腹腔脓液,术后需放置引流管。传统术式视野更开阔,但恢复期较长,可能出现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
5、术后护理术后早期需循序渐进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渣饮食。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出现持续发热、切口渗液等情况需及时复诊。
阑尾炎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饭后剧烈运动。出现持续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术后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可适量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注意观察排便情况,若出现腹胀、停止排气排便需警惕肠梗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