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可通过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尿液检查及腹腔镜检查等方式确诊。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按压右下腹麦氏点观察压痛反应,同时检查反跳痛和肌紧张程度。典型阑尾炎会出现右下腹固定压痛,当炎症波及壁层腹膜时可出现反跳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罗夫辛征阳性等特殊体征。
2、血液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也会异常升高。这些指标能反映体内炎症程度,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阑尾肿胀程度及周围渗出情况,典型表现为靶环征。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阑尾形态、周围脂肪密度增高及游离气体等特征,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
4、尿液检查:
主要用于鉴别泌尿系统疾病。阑尾炎患者尿常规通常正常,但盆腔位阑尾炎可能刺激输尿管导致红细胞轻度升高。该项检查可排除肾绞痛等疾病。
5、腹腔镜检查:
对于诊断困难病例,可通过腹腔镜直接观察阑尾病变情况。该检查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能清晰判断阑尾充血水肿、化脓或穿孔等病理改变。
出现持续右下腹痛伴发热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或自行按压腹部。检查前需保持空腹状态,配合医生完成病史询问。确诊后需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方案,术后应注意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休息以促进切口愈合。
微创阑尾炎手术后一般需要7-14天恢复,实际时间受到手术方式、术后护理、个人体质、并发症预防、康复锻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手术方式: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若术中转为开腹手术或存在化脓穿孔等复杂情况,恢复期可能延长。手术操作精细程度直接影响组织修复速度。
2、术后护理:
规范换药可降低切口感染风险,保持敷料干燥能促进愈合。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预防肠粘连,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切口裂开。
3、个人体质:
年轻患者代谢旺盛通常恢复更快,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能延缓愈合。营养状况良好者组织修复能力更强,恢复时间相对缩短。
4、并发症预防:
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会显著延长康复周期。规范使用抗生素、监测体温变化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5、康复锻炼:
术后1周内以散步为主,2周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腹部核心肌群训练应延迟至术后1个月,避免增加腹压影响切口愈合。
术后饮食宜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每日30分钟步行锻炼,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超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注意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体温超过38℃需就医排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