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或经量出现异常,主要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缩短、经量过多或过少等情况。月经不调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精神压力、过度减肥、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
1、周期紊乱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周期缩短可能与黄体功能不足、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有关,周期延长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情况。偶尔出现周期波动无须过度紧张,但持续异常需就医排查病因。
2、经期异常经期持续时间超过7天属于经期延长,少于2天则为经期过短。经期延长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经期过短可能与子宫内膜受损、卵巢功能减退相关。经期异常往往伴随经量变化,需通过妇科检查和超声明确诊断。
3、经量异常每次月经总量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少于20毫升属于月经过少。经量过多可能导致贫血,常见于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经量过少可能与宫腔粘连、卵巢早衰有关。建议记录卫生巾使用量评估经量变化。
4、闭经原发性闭经指年龄超过16岁仍无月经来潮,继发性闭经为正常月经建立后停经6个月以上。下丘脑性闭经常由过度节食、剧烈运动引发,垂体或卵巢病变也可导致闭经。长期闭经可能影响生育功能,需及时进行激素水平检测。
5、异常子宫出血非经期出血、接触性出血或绝经后出血均属异常子宫出血。排卵期出血多为生理现象,其他异常出血可能与宫颈病变、子宫内膜癌等严重疾病相关。建议进行宫颈癌筛查和宫腔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月经不调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和剧烈运动,经期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可适量补充含铁食物预防贫血,如动物肝脏、菠菜等。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出现严重痛经、异常出血或闭经超过3个月时需及时就医。40岁以上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应排查围绝经期激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