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需注意严格遵医嘱用药、确认宫内妊娠、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感染、及时复查。药物流产是通过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适用于妊娠49天内的健康女性,需在医生全程监督下进行。
1、严格遵医嘱用药米非司酮片与米索前列醇片需按规范间隔时间服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漏服。用药前后各需空腹2小时,避免药物吸收受影响。服药后可能出现恶心、腹痛等反应,属药物正常作用,但出现剧烈呕吐或过敏症状需立即就医。
2、确认宫内妊娠用药前必须通过超声检查排除宫外孕,妊娠囊直径需小于25毫米。既往有宫外孕史、剖宫产瘢痕妊娠或子宫畸形者禁用药物流产。用药后若持续腹痛伴阴道流血量少,需警惕宫外孕破裂风险。
3、观察出血情况孕囊排出后阴道出血量应逐渐减少,持续2-3周属正常现象。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2倍、持续3小时以上或排出大血块,提示不全流产可能。发热超过38℃或分泌物有异味可能合并感染,均需急诊处理。
4、预防感染流产后2周内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可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出现下腹坠痛、异常分泌物需排查盆腔炎,避免继发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
5、及时复查流产后10-14天需超声复查宫腔有无残留,血HCG水平应持续下降。残留组织大于15毫米需行清宫术,小于15毫米可尝试新生化颗粒等药物促排。流产后卵巢功能恢复约20天,需落实避孕措施避免短期再孕。
药物流产后应卧床休息3天,1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搭配动物肝脏补铁,禁食生冷辛辣。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卫生巾每2小时更换。下次月经恢复前禁止同房,推荐半年后再计划妊娠。若出现持续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