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下端结石可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药物溶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等方式治疗。胆管下端结石通常由胆汁淤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胆管狭窄、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治疗胆管下端结石的常用微创方法,通过口腔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乳头,利用造影剂显影结石位置后取出。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小且无严重胆管狭窄的患者。术后需禁食一段时间并监测是否有出血或胰腺炎等并发症。
2、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适用于结石较大或合并胆管狭窄的病例,需开腹或腹腔镜下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手术可同时处理胆管狭窄等病变,但创伤较大,术后需放置T管引流数周。该方式能彻底清除结石,降低复发概率,但可能存在胆漏、感染等风险。
3、药物溶石治疗药物溶石治疗主要针对胆固醇性结石,常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溶解结石。该方法疗程较长,需持续用药数月,适用于无法手术的高危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评估效果,可能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对色素性结石效果较差。
4、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适用于单发且直径较小的结石。该治疗无须住院,但可能需要多次进行,碎石后需配合药物促进排石。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血尿等反应,严重胆管狭窄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5、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在影像引导下经皮肤穿刺肝内胆管放置引流管,适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危重病例。该方式能快速减压胆道,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但存在出血、胆漏等风险,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胆管下端结石患者治疗后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及暴饮暴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规律作息有助于胆汁正常排泄,适度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超声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观察有无结石复发。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长期结石患者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必要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