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可能会引起脑梗。房颤患者发生脑梗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主要与心房内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堵塞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心房内血栓形成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血液在心房内淤滞,容易在心耳等部位形成血栓。血栓一旦形成,就可能随着血流进入体循环。血栓形成与心房扩大、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预防血栓形成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
2、血栓脱落堵塞脑血管心房内形成的血栓可能部分或全部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动脉系统。血栓堵塞脑血管后会导致相应脑组织缺血坏死,即发生脑梗。血栓大小决定堵塞血管的级别,大血栓可能堵塞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小血栓可能堵塞远端分支血管。
3、血流动力学改变房颤时心律绝对不齐,心室率快慢不一,导致心输出量不稳定。这种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能引起脑灌注不足,特别是在已有脑血管狭窄的患者中更易诱发脑梗。快速心室率还会增加心脏负荷,影响心功能。
4、血管内皮损伤房颤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内皮损伤后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管事件风险。房颤本身也可能通过血流剪切力变化等机制加重内皮损伤。
5、凝血功能异常房颤患者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活性增高,抗凝物质减少。这种凝血功能异常不仅促进心房内血栓形成,也可能直接增加全身血栓栓塞风险。部分患者还可能存在遗传性易栓症,进一步增加血栓风险。
房颤患者应定期监测心律和凝血功能,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凝药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防止心率过快。出现头晕、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脑梗征兆时需立即就医。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应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