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通常可以通过医学检查提前发现风险因素或早期病变。脑梗的预警筛查主要有颈动脉超声、头颅CT、头颅MRI、脑血管造影和血液生化检查。
一、颈动脉超声颈动脉超声可检测颈动脉斑块形成和狭窄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是脑梗常见诱因,该检查无创且重复性好,适合作为常规筛查手段。发现不稳定斑块时需结合抗血小板治疗,必要时考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二、头颅CT头颅CT能识别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和微小出血灶。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CT显示的脑白质疏松可作为小血管病变标志。该检查对钙化斑块敏感,但辐射暴露需权衡利弊。
三、头颅MRI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可发现超急性期脑缺血病灶。磁共振血管成像能无创评估颅内血管狭窄,对烟雾病等特殊病因检出率高。DWI序列对早期脑梗诊断价值显著优于CT。
四、脑血管造影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狭窄的金标准,可明确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属于有创检查,通常用于疑似大血管病变或术前评估。数字减影技术能清晰显示血管走行和侧支循环。
五、血液生化检查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等特殊指标可提示遗传风险。常规检测包括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异常结果需结合临床干预。高凝状态患者需监测D-二聚体等血栓标志物。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检测,高血压患者每1-2年完成颈动脉超声筛查。存在房颤者需评估抗凝治疗指征,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可降低脑梗风险。出现短暂性黑蒙、言语障碍等预警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