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造影检查是一种通过注射荧光素钠或吲哚菁绿等造影剂,观察眼底血管动态变化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病变等眼部疾病。检查过程主要包括造影剂注射、图像拍摄和结果分析三个步骤。
1、荧光素血管造影荧光素钠血管造影是检查视网膜血管的常用方法,通过肘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用特殊相机记录染料在眼底血管的循环过程。该方法能清晰显示视网膜动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血管异常,对微动脉瘤、新生血管等病变敏感度高。检查后可能出现皮肤短暂黄染,属于正常药物代谢现象。
2、吲哚菁绿造影吲哚菁绿造影主要用于观察脉络膜血管系统,其近红外光穿透力强,能清晰显示老年性黄斑变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等深层血管异常。检查前需确认无碘过敏史,造影剂经肝脏代谢,肝功能异常者需谨慎使用。检查后可能出现一过性视物偏色,通常24小时内消退。
3、检查前准备检查前需进行视力、眼压等基础检查,确认无严重心肺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糖尿病患者需提前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血压稳定。检查当日避免空腹,建议有家属陪同。散瞳药物使用后会出现畏光现象,需提前准备遮阳工具。
4、检查过程检查时患者需固定下颌于仪器托架,配合医生指令注视不同方向。造影剂注射时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或恶心感,属正常反应。相机闪光可能引起短暂眩光,检查时间约20分钟。拍摄后将获得动脉期、静脉期等不同阶段的血管影像,由专业医师分析诊断。
5、检查后护理检查后需观察30分钟确认无过敏反应,24小时内避免驾驶。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尿液可能呈荧光色无需惊慌。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查结果需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其它检查综合判断,部分患者需重复检查评估病情进展。
眼睛造影检查后建议佩戴墨镜减轻畏光症状,避免揉眼防止角膜损伤。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保护血管健康。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尤其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复查。阅读时保持充足光照,补充叶黄素等护眼营养素。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