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存在一定风险,但整体安全性较高。主要风险包括造影剂过敏、血管损伤、心律失常、出血或血肿、肾功能损害等。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操作过程中需穿刺动脉并注入造影剂。血管损伤多与穿刺技术相关,表现为局部血肿或假性动脉瘤,严重时可导致腹膜后血肿。造影剂过敏反应从轻度皮疹到过敏性休克均可能发生,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心律失常常为一过性,严重者可出现室颤,导管刺激心肌或造影剂影响电解质平衡是常见诱因。肾功能损害多见于原有慢性肾病者,造影剂的肾毒性可能引发对比剂肾病。
特殊情况下风险显著增加。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导管操作可能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左心衰。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患者在穿刺时更易出现血管并发症。凝血功能异常者术后出血概率增高,需谨慎评估抗凝药物使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造影时,血管痉挛或血栓脱落风险高于择期手术。对碘造影剂过敏者即使改用其他类型造影剂,仍存在交叉过敏可能。
检查前应完善心电图、凝血功能、肾功能等评估,术后需密切监测穿刺部位及生命体征。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出现持续胸痛、肢体麻木或肿胀需立即就医,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不可擅自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