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造影前通常需要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传染病筛查等项目。造影检查前的准备事项主要有确认过敏史、评估心肺功能、禁食禁水要求、停用特定药物、签署知情同意书。
1、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可评估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排除活动性感染或贫血等情况。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增加造影后出血风险,需提前干预。部分医疗机构会要求血红蛋白不低于特定阈值,确保患者耐受检查。
2、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能发现潜在出血倾向。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用药方案,避免穿刺部位血肿形成。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考虑替代检查方式。
3、肝肾功能血清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造影剂肾毒性的关键指标。慢性肾病患者可能需要水化治疗或选用等渗造影剂。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造影剂代谢,需调整剂量。
4、心电图心电图可筛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基础疾病。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造影时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需做好急救准备。部分心脏起搏器患者需提前调整设备参数。
5、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传染病检测既是防护要求,也为后续器械消毒提供依据。阳性患者需安排在特定时段检查,严格执行感控流程。医护人员需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造影前8小时需严格禁食,4小时前禁水,糖尿病患者应调整降糖方案。含碘造影剂过敏者需提前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预处理。检查当日穿着宽松衣物,移除金属饰品。术后需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肾功能不全者需监测尿量。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建议携带既往影像资料和病历供医生参考,有心脏支架或人工关节等植入物需主动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