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女常见妇科病主要有老年性阴道炎、子宫脱垂、外阴白色病变、盆腔器官脱垂、子宫内膜癌等。这些疾病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组织松弛、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妇科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1、老年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多因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局部抵抗力下降引发感染。典型症状为阴道干涩灼痛、淡黄色分泌物增多,部分患者伴有尿频尿急。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激素软膏局部涂抹,配合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平衡。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
2、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见于多次分娩或长期腹压增高的老年女性,表现为阴道口肿物脱出、下坠感及排尿困难。轻度脱垂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中重度需使用子宫托或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患者应避免提重物及长期站立,便秘时需及时通便以减少腹压。
3、外阴白色病变外阴白色病变属于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或自身免疫异常有关。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皮肤色素脱失呈白色斑块,严重者可出现皲裂疼痛。治疗需采用丙酸睾酮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外用,必要时行聚焦超声治疗。日常应选择纯棉内裤,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患处。
4、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脱垂包括膀胱膨出、直肠膨出等,与盆底肌肉韧带松弛密切相关。患者常有排尿排便障碍、阴道胀满感,体检可见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非手术治疗包括生物反馈训练和子宫托安置,严重者需行骶棘韧带固定术。建议控制体重并治疗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5、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典型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肥胖、糖尿病及长期雌激素暴露是主要危险因素。确诊需行诊断性刮宫,早期病例可通过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晚期需联合放化疗。定期妇科检查及控制基础疾病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老年妇女应每年进行妇科体检和宫颈癌筛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会阴部清洁,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度进行盆底肌锻炼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和乐观心态对疾病预防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