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脂质水平异常升高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脂血症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引起。
1、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缺陷,导致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往往在年轻时就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表现,需要早期干预治疗。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会导致外源性脂质摄入过多。过量饮酒也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甘油三酯,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血脂水平升高。
3、缺乏运动体力活动不足会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运动不足还会降低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影响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这些都是导致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
4、肥胖肥胖患者脂肪组织增多,游离脂肪酸释放增加,促进肝脏合成更多极低密度脂蛋白。同时肥胖常伴随胰岛素抵抗,这会进一步加重血脂代谢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5、继发性因素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都会影响脂质代谢。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常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下降,导致胆固醇清除减少。
高脂血症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燕麦、豆类等。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非诺贝特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更应严格控制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