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血液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检测数值,具体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1、总胆固醇升高: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6.2毫摩尔/升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该指标反映脂质代谢整体状况,长期超标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检测需空腹12小时后采血,避免饮食干扰。
2、低密度脂蛋白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毫摩尔/升属于明显升高,该指标被称为"坏胆固醇",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控制目标需更严格。
3、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男性<1.0毫摩尔/升或女性<1.3毫摩尔/升提示高密度脂蛋白不足。这种"好胆固醇"具有血管保护作用,其水平降低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4、甘油三酯超标:
空腹甘油三酯≥2.3毫摩尔/升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重度升高≥5.6毫摩尔/升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需立即干预。
5、继发性因素排查:
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继发性血脂异常。这类患者需同时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控制血脂。
确诊高脂血症后应调整膳食结构,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增加深海鱼类、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监测血脂指标,吸烟者需戒烟,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若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未达标,需在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