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一般建议在妊娠39周后进行,实际时间受到胎儿发育情况、孕妇健康状况、胎盘功能、妊娠并发症、多胎妊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胎儿发育情况妊娠39周时胎儿肺部发育基本成熟,此时剖腹产可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风险。若超声检查提示胎儿肺成熟度不足,可能需要延迟手术时间。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时需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手术时机。
2、孕妇健康状况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可能迫使提前终止妊娠。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常在妊娠34-37周实施剖腹产。孕妇心肺功能异常时需多学科评估最佳手术时间。
3、胎盘功能胎盘钙化三级或胎盘功能减退需提前手术。胎心监护异常、脐血流异常等胎盘功能不良表现都是手术时机调整指征。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通常安排在妊娠36-37周手术。
4、妊娠并发症胎膜早破无宫缩者可在破膜后12小时实施手术。急性胎盘早剥需立即剖腹产挽救母婴生命。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多在妊娠37-38周终止妊娠。
5、多胎妊娠双胎妊娠无并发症时建议妊娠38周剖腹产。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通常在妊娠36-37周手术。三胎及以上多胎妊娠多数在妊娠34-35周终止妊娠。
剖腹产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促进伤口愈合。术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子宫恢复情况。母乳喂养时选择舒适体位减轻腹部压力,出现发热、伤口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