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瓷贴面修复过程主要包括牙齿预备、取模、临时贴面佩戴、瓷贴面制作及最终粘接五个步骤。牙瓷贴面是一种通过粘接技术覆盖在牙齿表面的薄层瓷修复体,主要用于改善牙齿颜色、形态或轻微排列问题。
1、牙齿预备医生会先进行局部麻醉,随后使用专业器械磨除牙齿表面约0.3-0.7毫米的釉质层,为瓷贴面预留空间。该过程需精确控制切削量,既要保证贴面厚度又要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牙体。预备后牙齿可能出现短暂敏感,通常24-48小时可缓解。
2、取模采用硅橡胶或数字化扫描获取精确的牙齿三维形态数据。传统印模需将弹性材料置于口腔固化,数字化口扫则通过光学探头采集图像。获得的模型将送至技工所定制贴面,数字化数据可直接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
3、临时贴面在正式贴面制作期间,医生会用树脂材料制作临时贴面保护预备后的牙齿。临时贴面可维持美观和咀嚼功能,但强度较低需避免啃咬硬物。该阶段需特别注意口腔清洁,防止牙龈炎症影响最终粘接效果。
4、瓷贴面制作技工所根据模型数据分层堆筑瓷粉或切削瓷块,经高温烧结形成与天然牙透光性匹配的修复体。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具有优异的美学性能和抗折强度,氧化锆瓷则适用于需要更高强度的咬合区域。制作周期通常需要5-7个工作日。
5、最终粘接医生先试戴贴面检查边缘密合度和颜色匹配度,随后用氢氟酸蚀刻瓷贴面粘接面,涂抹硅烷偶联剂增强粘接力。牙齿表面经酸蚀处理后,使用光固化树脂水门汀将贴面永久粘接,去除多余粘接剂并抛光边缘完成修复。
术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染色食物,使用软毛牙刷清洁贴面边缘。定期复查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微渗漏或边缘着色问题。避免用贴面牙齿咬硬物或开瓶盖等非功能性使用,夜间磨牙患者需佩戴颌垫保护。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使瓷贴面维持10年以上使用寿命,若出现松动或崩瓷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