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严重时可能脱出阴道口。子宫下垂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主要与盆底肌肉松弛、韧带损伤等因素有关。
1、轻度下垂轻度子宫下垂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久站或劳累后感到下腹坠胀。这种情况多与妊娠分娩、长期腹压增加有关。建议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通过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
2、中度下垂中度子宫下垂时子宫颈可能到达阴道口,患者常有明显的下坠感、腰骶部酸痛。可能伴随压力性尿失禁,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这种情况需要佩戴子宫托或考虑盆底康复治疗,必要时需手术修复。
3、重度下垂重度子宫下垂表现为子宫体部分或全部脱出阴道口,可能伴有排尿困难、便秘等症状。脱出的组织容易发生摩擦损伤和感染。这种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子宫悬吊术等。
4、盆底肌松弛盆底肌松弛是子宫下垂的主要原因,多发生于多次阴道分娩、长期便秘或慢性咳嗽的女性。盆底肌力减弱会导致支持结构功能下降。建议产后及时进行盆底肌评估和康复训练,预防子宫下垂发生。
5、韧带损伤子宫主韧带和骶韧带损伤会导致子宫失去正常悬吊。这种情况常见于难产、产程延长或盆腔手术后的患者。韧带损伤引起的子宫下垂往往进展较快,需要尽早干预治疗。
子宫下垂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排便避免便秘,控制体重减少腹部压力,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可适当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加强盆底肌锻炼。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